博鱼·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-您是否听说过“大同江古文明”?没听过就对了,那是朝鲜人的自嗨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博鱼·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 > 新闻动态 > 您是否听说过“大同江古文明”?没听过就对了,那是朝鲜人的自嗨
您是否听说过“大同江古文明”?没听过就对了,那是朝鲜人的自嗨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04

#换个角度看世界#

副标题:放眼看世界13-朝鲜给他们的少年儿童教育这个世界有五大古文明,其中包括朝鲜半岛所谓的“大同江文明”,您了解这背后的理由有多尴尬吗?

(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,倘若存在不当之处,还望联系予以删除)

(本文共计 3200 字,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10 分钟)

心灵,原本早已经沉睡,却偏偏有人要敲醒他,在不合时宜之中显得过于另类。

以上这句话来自于省愚的自创,主要目的为引出今日文章的主旨,因为本文要叙述的内容本质上讲是很尴尬的,甚至是不存在的。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区域,却被几千万人奉为神明。

咱们很多人可能从未听说过“大同江古文明”,看名字或许很多朋友还以为这上古文明就在大同呢。实际上,您没听过就对了。因为这所谓的“大同江文明”是朝鲜给他们的少年儿童提供的教育信息。朝鲜认为,这个世界拥有“五大古文明”,在梁启超先生定义的“四大文明古国”的基础上,将朝鲜所在的所谓“大同江文明”纳入其中。

第五大古文明,您听说过吗?

那么,朝鲜提出五大古文明是否有实质性的证据呢?就现状来讲,至少朝鲜的少年儿童们对此深信不疑,那其是否合理又是否正确呢?其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?带上以上问题,让我们一起走进今日的短文-大同江文明起底。

·大同江文明真不在山西大同

关于朝鲜提出的大同江文明叙事,这还要从一位韩国学者开始讲起。韩国人在这种事情上真是不遑多让。

韩国学者慎镛厦为首,其团队与附庸者提出观点,认为“大同江文明”被认为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,什么概念呢?那时候炎帝、黄帝与蚩尤还在打架呢。但是,人家文明认知下,那时候朝鲜半岛已经以大同江流域为中心,形成了文明生态。毫无疑问,这一观点的提出,其大同江文明就要早于黄河文明的存在了。并且,其从时间轴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、亚述文明,以及古埃及并列。

这群人提出的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,大家阅读的时候请忍住不要笑出声。

首先,大同江文明认证其自身才是真正的农耕起源,其声称冰河期后在大同江流域最早培育豆类作物,形成“全球最早的农耕文化”。

其次,大同江文明认为,其是青铜器最早的使用者,并且将其运用到部落扩张上。其主张公元前3000年,便已使用青铜器并建立覆盖多地区的“古代联邦国家”。

再者,大同江文明认为,其是语言与驯马文化的最早善用者。其自我认为古朝鲜语是“乌拉尔-阿尔泰语系中最古老的语言”,并不断强调古朝鲜半岛的人具备驯马文化的独特性。

·国际对于文明的认知标准

咱们先不管这群人的观点是否有证据佐证,我们首先看看国际公认的文明识别标准。

国际公认的文明标准首先包含成熟的文字系统,这里比如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以及苏美尔文明出土泥板上的楔形文字。第二,其应该包括复杂的城市与国家制度,比如两河流域的城邦或者古埃及的王朝。其三应该包括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的劳动体系,比如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,以及可形成剩余价值的灌溉农业。其四应包括具有文明特殊属性的宗教与艺术体系,如神庙、壁画、史诗或者大型祭祀场所。

物证,比什么都重要

其实您如果细看,按照这样的标准,咱们的夏朝都不能算作文明,迄今为止,尚未出土任何夏朝时期的文字考古物件。而朝鲜人笃信的“大同江文明”缺乏以上任何一条系统性考古证据的支持。

·局限与依附并存,唯无国际认可

本着对于科学负责的态度,同时延展为历史与考古角度的合理性分析,咱们看浅析一番这所谓的“大同江文明”到底是怎么回事。或者说,真实的情况应该为哪样。

首先,针对其文明学说,目前考古证据的局限性是极为尴尬的现状。

朝鲜半岛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遗址虽显示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,但未发现与“国家”或“文明”匹配的城邦遗迹、文字系统或大型宗教建筑。并且,真实的大同江流域的考古成果多集中于高句丽时期,也就是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这七百余年的事时间内,其文化特征明显受汉文化影响,如墓葬形制、汉字使用等,难以支撑独立古文明叙事。

当然此处说个题外话,这段时间高句丽能够发展长达七百年,也与司马家族那段使得中原文化尽数毁掉的历史不无关系。如果没有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分治的时期,半岛上的部落很难维系如此长时间的压榨性统治。

再者,咱们细品这文明之下,其真实文化传承的依附性。

朝鲜半岛早期政权,比如说上一段提及的高句丽以及新罗甚至是百济等,均长期以汉字为官方文字,政治制度效仿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,并且儒家思想和佛教亦由中国传入。而朝鲜本土文字“训民正音”创制于15世纪,此前文化表达高度依赖汉文,缺乏独立语言体系的早期证据。一个没有独立文字的国度,称其在五千年前就拥有文明,这说出来谁能信服呢?

如果,我们再辅以国际学界的否定态度,对其真实面貌便不难看出了。世界考古学界普遍将朝鲜半岛早期文化视为中华文明辐射的一部分。例如,中国史书记载卫满朝鲜,时间轴在公元前2世纪为战国时期燕人后裔卫满所建,属汉文化圈分支。

所以,以慎镛厦等学者的观点完全未获国际权威期刊或学术会议认可,其研究被批评为“民族主义驱动的历史重构”。但即便如此,朝鲜的少年儿童自幼便受到的是大同江文明统治全球一般的教育,仔细想来,这些孩子以后长大做出什么事情可能都不会让人诧异。

·现实背景的意义解读

透过现象看本质,咱们细数一下政治与文化背景下的意义解读。

首先,朝鲜之所以这样做,显然是出于民族认同建构的需求的目的。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均存在强化民族主体性的诉求,当然此处就不再赘述他们俩的关系,属于现实版的“没头脑与不高兴”。他们将“大同江文明”纳入古文明体系,可塑造“文化源头独立性”,淡化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依附。

然后,此举与韩国“去中国化”的文化策略一脉相承,比如将“汉城”更名为“首尔”,甚至主张“韩医”独立于中医等。咱们前文提及过,韩国人这方面特别有天赋。

其实以上都只是表象,深挖理由的话,显然这属于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。

众所周知,在东北亚历史话语权争夺中,抬高本土文明地位可增强对争议领土的主张合法性,对抗中日的历史叙事。朝鲜政权通过“古文明”教育强化民众对政权合法性与文化优越性的认同,服务于内部民众思维方式的凝聚。

从他们如图所示这件事的态度中,去管中窥豹吧

如果说,这一切再结合学术与现实的冲突,那么此类主张虽缺乏实证,但仍然在朝鲜封闭的教育体系内可形成“内部共识”,成为宣传的一部分。

到最后,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,即便国际学界对此类论述的抵制从未断过,也可以反映历史研究需以客观证据为基础的原则,进而去避免学术政治化,但是别人朝鲜对此却乐在其中,根本不理会别人如何想。

·带着批判的思维去思考

总的来讲,将“大同江文明”说成是文明,就已经是很离谱的一件事了,其学术层面的不合理性完全是淋漓尽致地展现的。而“大同江文明”缺乏文字、城邦、制度等文明核心要素的考古支持,其“五大古文明”主张不符合国际学术标准,皆属于民族主义叙事的产物。

不过,有一点有趣的是,该论述虽在学术上站不住脚,但揭示了小国在文化霸权挤压下的身份焦虑,以及通过历史重构争夺话语权的努力。大概意思就是,虽然这次考了全班倒数第二,但总也要看到他的努力,一个道理。

不过,如果咱们把问题稍微想严重一点,其对于历史教育的警示以及历史研究应坚持实证的原则,是巨大的挑战。面对学术的严谨性,应该避免为背后目的扭曲史实。这朝鲜的“大同江”案例提醒我们,文明叙事的建构需以开放、跨学科的学术对话为基础,而非封闭的自洽逻辑。

所以说,朝鲜的“五大古文明”主张更多是引导民众思维方式与文化策略的体现,而非严谨的历史结论。其背后的意义远超学术范畴,需置于东北亚地缘格局与民族认同建构的复杂语境中理解。至于说各位看官,想要如何理解,鄙人只能悉听尊便了。

到此,今日的文章论述完成,如果您满意请留下您的红心,如果您不满意,还请评论区提出指正意见。如果可以,点击鄙人的头像,或许您还能看到更多符合您三观的作品。省愚在此谢过大家。